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地质遗迹开发 公益事业投入为主

作者:本报记者 郑长辉 通讯员 陈华俐 文/图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12-02-16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接下来,灵通山将进行3年的建设,建设达标后,将正式以新成员身份加入国家地质公园体系。”灵通山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说,在贯彻“保护为先”的原则下,平和县已着手制定灵通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方案。

        据地质专家考证,灵通山主要为1.3亿年前由陆相沉积,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典型火山峰丛地貌。峰丛呈北向西排列,由擎天峰、狮子峰等36座千米以上山峰组成,形成了奇峰林立、峡谷深幽、变化万千的峰丛地貌景观。穿行于山中,可谓“步步是景,而景景不同”。

        峰、柱、崖壁、峡谷、洞穴、瀑布……灵通山峰丛地貌形态类型齐全、分布集中、数量众多,其火山活动的侵出、喷发、沉积旋回及其活动历史,也是研究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地质历史及构造演化的体表性场地之一。地质专家们经过细致考察,一致认为灵通山具有珍贵的科学研究价值。

        150处地质遗迹景观,为建立火山峰丛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提供了详细系统的景观资源。未来3年,园区将建设成突出火山峰丛地貌和火山构造景观的综合性地质公园,让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峰丛地貌的山景、洞景、水景,还可以探索学习火山活动等地质景观的科学知识,追寻地质演变的历史步伐。

        建设园区内部交通道路、码头等基础设施,以及地质博物馆、地质公园广场等服务设施……粗略计算,平和县将先期投资1200多万元。

        建设资金从何而来?

        目前,国内景区的开发建设,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公益事业投入、社会集资、招商引资三种方式。

        地质公园开发注重综合效益,在经济效益上属较远期收益,若采用社会集资方式,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利用园区地质遗迹等资源优势,吸引商企投资开发、承包经营,又存在承包者“重开发、轻保护”这类掠夺性经营的风险。经再三权衡,平和县的决策层倾向采取国有体制开发建设地质公园的形式,通过财政下拨、国债贷款、商业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以政府投入建设为主。

        这位负责人说,“地质遗迹是国有的宝贵资源,地质公园具有公益性,采取公益事业投入的方式,可更好地保护资源,提高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此,县里将成立“福建平和灵通山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下设地质公园管理中心,成员涵盖旅游、国土、计划、建设、财政、环保、交通、农业、林业、电力、电讯等众多部门,以便形成开发的合力。

        遵循“保护为先”的原则,灵通山将建立完备的公园信息化监测系统,对公园资源环境、游客容量进行准确检测;在特级景观周围或危险步道边设置保护栅栏;在主要中心景观点处建设保护站;选用特种苗木,对园区道路、寺庙等处进行绿化,对地质遗迹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