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五抓五促”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作者:平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黄榕城 来源:福建理论学习 时间:2017-02-17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近年来,平和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舆论引导富有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平和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5年,县委宣传部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党委信息先进单位”。

一、抓强思想,促进责任落实

一是提高认识,常抓不懈。全省、全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座谈会召开后,平和县及时传达贯彻。抓好“一把手”工程,确保履行“把责任记在心上,把责任抓在手上,把责任落到实处”的职责。全县各部门按照上级要求,各司其职,协同合作,按照中办印发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省委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以及市委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市对县绩效考评内容的要求,认真制定贯彻落实方案,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绩效考评内容,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二是创新举措,落实到位。活用“微型党课进基层”、“微型讲堂留基层”、“微信平台惠基层”等“三微”载体,重心下移,“落小、落细”,力促宣讲活动富有“战斗力”、“生命力”、“感染力”,结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国梦宣传、法制宣传等,推动基层党组织统一思想,强化认识,真正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入心入脑。三是严守阵地,落实到位。加强各类传媒、讲堂、论坛、农村宣传文化平台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建强队伍,配齐配强网管队伍,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断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抓强主流,促进宣传舆论强势有力

一是整合资源。平和县在漳州首家成立县新闻中心,整合了平和广播电视台、《平和网》、《平和乡讯》、县委报道组等新闻宣传资源,提升运作效率;平和网是全市第二家县级三类新闻网站,是2015年省网信办表彰的全省三家县级网站之一;《柚都平和》成功改版,不断丰富内容,强化对外文化交流;完成建设153家的微信公众号宣传矩阵,覆盖全县各部门。二是强化管理。加强对县内17家网站的管理;加强对民间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引导;提升通讯员队伍建设水平;健全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判和应急处置协调机制。三是创新举措。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训”、“百场民俗文化节”、“语堂沙龙”、“武榜眼历史文化讲堂”、“大芹山红色讲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有血有肉,有力有效,逐步形成“把文化、文明留在基层”的长效机制。精心组织“三下乡”、文化进万家下基层”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

三、抓强品牌,促进红色文化软实力提升

平和县是打响“八闽第一枪”的红土地,是漳州市最早被确认的“原中央苏区县”。朱德、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彭冲等都曾在平和生活战斗过。

近年来,平和县深入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一是加强革命遗址保护。持续完成建设“平和暴动”纪念馆、“三平红军会师”纪念馆、“大芹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闽粤边特委机关”纪念馆、“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纪念馆等;目前,国强乡已完成“列宁小学”、陈天才旧居、红军后方医院的重修工作及周边的公园植被及水土修复。二是着力推进红色文化弘扬工程。与湖南卫视共同拍摄十九大献礼片《县委大院》,与福建电视台共同拍摄喜迎胜利日大型直播节目《2016·福建苏区行》,与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共同到红色苏区开展“到人民中去”主题实践活动;打造红色文化精品,积极开展“红土地•苏区情•柚乡梦” 四个苏区县文化艺术联展等活动;出版红色文化精品——长篇小说《螺号声声》,一部全面反映平和红色文化的宣传片,拍摄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同时开展“弘扬红军魂·同筑中国梦”集邮夏令营、“铭记八闽第一枪,传承万里长征志”重走红军路等系列红色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平和县文化软实力。不断丰富长乐客家山歌艺术内涵,深入弘扬“平和暴动”革命精神。三是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目前,平和县在闽粤边区特委遗址核心区域建设生态景区。借助面积18平方公里的太极峰生态圈,融合当年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三团活动根据地的文化内涵,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休闲的文化旅游景区。素有福建井冈山之称的长乐乡正积极推进红色旅游规划。

四、抓强特色,促进“十大文化”出新出彩

一是弘扬传统,延续文脉打响文化品牌。平和县着力培植文化品牌,让本土文化生生不息,提出打造“平和十大文化”品牌,即以林语堂、周碧初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蜜柚与奇兰茶为代表的农业观光文化,以克拉克瓷为代表的“海丝”文化,以“平和暴动”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三平祖师信俗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灵通山、大芹山、太极峰为代表的自然生态体验文化,以王阳明暨九峰镇为代表的古镇古村的古址文化,以土楼为代表的民俗民宿文化,以山歌为代表的客家文化,以台胞祖籍地为代表的祖地文化等,大力挖掘文化资源,营造地方良性的文化滋养。二是挖掘特色,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平和不断保护和开发4个国家级、11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最大的方形土楼庄上大楼、有“木雕博物馆”美称的绳武楼、漳州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九峰镇等不断挖掘文化遗产内涵,打造文化旅游项目,克拉克瓷南胜古窑址目前正着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今年7月被确定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不断激发传统文化活力,提高传统文化辐射力。三是加强文化传承,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完善文化创作激励措施,推动地方文化繁荣发展。平和县先后设立“林语堂散文奖”、“林语堂小说奖”等地方特色文化奖项,不断提升平和文化知名度,推动文化繁荣与发展;通过文艺采风活动、书画笔会、林语堂学术研讨会深化对地方文化的挖掘和推广。

五、抓强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是培育重点项目。推动全县5家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实现增加值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推进林语堂文博园、周碧初文化公园、三平祖师文化园、克拉克瓷体验馆和全市唯一全国扶贫旅游示范项目绳武楼、阿卡汉建筑奖桥上书屋、钟腾村、大芹山端筑梦、九龙江高峰生态谷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县文博中心建设,推动林语堂故居文化核心区拓展。二是延伸产业链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涵,创新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同时,推进林语堂文博园、克拉克瓷产业园等文创项目,挖掘琯溪蜜柚、白芽奇兰茶的文化元素,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做强文化旅游。近年来,平和县委、县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具有闽南特色文化产业大县新格局。逐步形成以历史探秘旅游、朝圣休闲旅游、名人名品足迹寻访、生态观光乡村风俗旅游等为核心的多元化“文化大超市”。深化“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推动南胜镇创建省级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乡镇工作,继续开展乡镇特色项目评选活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大文博中心建设力度推动“三馆一中心”布展工作,提升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内涵,建设完善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宣传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