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历史典故 > 正文

诗意人生王阳明

作者:张山梁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5-05-10
编辑:匿名 点击数: 字号:

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王阳明,是开创明代学术新风气的一代大儒,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现存诗歌多达642首,在当时诗坛独树一帜。只因其事功卓著不朽、心学精诣力造,才使得不以诗著名。一代文学宗师纪昀评价其“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清人黄中称赞其诗“如梧凤之音”,可“异香满室”。就连对心学很反感的程朱派学者李光地也不得不另眼相看,赞叹其诗“信手写来,便有唐人风韵”。可见,王阳明秀逸有致、唐人风韵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造诣,完整再现了其万死千难的人生历程、震烁古今的深邃思想和气象万千的内心修为。王阳明的“诗”,也是其生命成长中的“诗”,伴随着生命的成长过程而不断升华。从中,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视域去窥探、了解、认知王阳明,看到了一位富有诗意人生的王阳明。

王阳明出身官宦地主家庭,家学渊源深厚,是山东琅琊王氏大家族的后裔,天资聪敏,而且自幼耳濡目染,深得其祖父、父亲的文化熏陶,年纪轻轻就表现出过人的诗歌才华。

王阳明11岁时,随祖父王天叙进京,途径镇江金山寺时,在接受当地士子宴请的席间,率先赋诗“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此诗为其开声之作,即景兴诗,律对工整,而且显露出不凡的气质,高远的眼界。随即又应众客所出《蔽月山房》之题,作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与众不同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令众客无不惊异。后来,同为余姚人的万历年间国子博士施邦曜评价这两首诗为“气概不凡若此,先生真天授载”。

15岁时,面对外族侵扰、部落纷争不断的现实,王阳明溺于任侠,远离京城,独自一人出游居庸三关,经略四方之志。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王阳明登长城、思谋略,归途中还击溃2名鞑靼人,体验了别样的人生经历,增添了几分侠客情怀。在返京途中,梦谒伏波将军庙,赋诗“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诗中,表达了对东汉将领马援的景仰,也流露了报效国家、驰骋疆场的立功志向和尚武精神。

21岁的王阳明参加浙江乡试,考中举人。之后,便赶赴京城准备参加次年春季的全国会试。不幸的是,王阳明落榜。面对落榜,意味着无法进入仕途,也就不能实现建功立业的梦想,他内心多少感到几分落寞,便回到家乡余姚。与方伯魏瀚等人一起,在龙泉山寺组成一个诗社。考场上失意的王阳明,置身在林木葱笼的幽静环境中,调节心态,溺于辞章,寄情于山水之间,倒也逍遥自在。正如后来在京师所作《忆龙泉山》诗中表达的“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在这里,王阳明度过了一段惬意悠闲的时光。然而,期待有一天能大展宏图的念头依然在王阳明心中挥之不去,以诗咏志,写就《次韵毕方伯写怀之作》:“孔颜心迹皋夔业,落落乾坤无古今。公自平王怀真气,谁能晚节负初心?猎情老去惊犹在,此乐年来不费寻。矮屋低头真局促,且从峰顶一高吟。”

24岁的王明阳带着“学诗须学古,脱俗去陈言。譬若千丈木,勿为藤蔓缠。又如昆仑派,一泄成大川。人言古今异,此语皆虚传。吾苟得其意,今古何异焉?子才良可进,望汝成圣贤。学文乃余事,聊云子所偏”(《赠陈宗鲁》)的心境,离开了龙泉山诗社,离开了老家余姚,回到京城,准备来年再次参加会试。迎接王阳明的是又一次落第。连遭两次挫败的王阳明,并没有灰心丧气,还安慰同为落第者:“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恰在这时,大明王朝北面边疆战事趋紧,王阳明念武举之设,溺于骑射,留心武事,精究兵家之书,经常“聚果核列阵势为戏”。直到28岁,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高中二甲第七名,观政工部。

王阳明31岁时,告病回到余姚老家休养,并在家乡的阳明洞中筑室读书,渐悟仙、释二氏之非,开始一心一意专注于圣贤之学:道学。此时的王阳明,已有道学家的人生境界与心性修养,认为只要与天理合一,就可消除个人私欲,达到“光风霁月”的至乐境界。他的《寻春》诗曰:“十里湖光放小舟,漫寻春事及西畴。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白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那种“乐在哪里,乐在心;有此心,便有乐”的玲珑透彻、脱俗超尘心情无不跳跃于空灵优美的诗章之中。而那首《山中立秋日偶书》:“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则展示了王阳明洒脱澄明的情怀。诚然,此时的王阳明也有过未能脱尽渣滓、脱凡入圣的惶惑。他在《化城寺》诗二中所表达的“云里轩窗半上鉤,望中千里见江流。高林日出三更晓,幽谷风多六月秋。仙骨自怜何日化,尘缘翻觉此生浮。夜深忽起蓬莱兴,飞上青天十二楼。”充满了对“天人一体”的圣贤气象的无限向往,并孜孜以求。

33岁的王阳明,受命主持山东乡试。期间,游览泰山,写下6首有关泰山的诗章,抒发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仙释之道的向往之情,寄托了追求成为圣贤的迫切心情。在夕阳西下时分,看到海天一色,丹霞飘飞的泰山,王阳明油然而生“肋生双翼,羽化登仙”的别样情怀,写下了“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长风吹海色,飘遥送天衣。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振衣将往从,凌云忽高飞。挥手若相待,丹霞闪余晖。凡躯无健羽,怅望未能归。”(《登泰山五首》其一)。王阳明在《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的诗中“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仿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将他无限渴望登堂入室进入孔圣之门但又找不到门径的困惑表达得一览无余。之后,王阳明返回京师,担任兵部主事。在京期间,正式收徒讲学,并结识湛若水先生,相互问学交往,昌明圣学。此时的王阳明,开始将追求成圣的举措从精神的漫游向心学的专一归拢,正如《赠伯阳》诗中所说:“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缪矣三十年,于今我始悔。”既转道教长生之术为儒家之求仁,又收归大道于内心,完成心学的第一步构造。但却还未树立独立的品格,这从他于次年所写的答甘泉的诗中“静虚非虚寂,中有未发中。中有亦何有?无之即成空。无欲见真体,忘助皆非功。至哉玄化机,非子孰与穷!”可以清晰看出来。可以说,阳明心学在他34岁时已基本完成所有的理论准备,达到呼之欲出的地步。

正德元年,武宗初政,奄瑾窃柄。戴铣等以谏忤旨,逮击诏狱。35岁的王阳明抗疏救之,下诏狱,廷杖四十,既绝复苏,投入大牢。在狱中,奄奄一息的王阳明并没有意气消沉、万念俱灰,而是顺知天命、以苦作乐,矢志不渝地坚持讲学论道,坚信圣人之道,并写下了14首。从“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瞑坐玩《义易》,洗心见微奥。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包蒙戒为寇,童牿事宜早;蹇蹇匪为节,虩虩未违道。《遁》四获我心,《蛊》上庸自保。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读易》)诗中可见,王阳明即使身陷囹圄,也坚持研读《周易》,穷究大道,坚信圣学,俯仰之间,只见天地间充满浩然正气。在出狱赴谪之际,他告别狱友,并赋诗《别友狱中》:“居常念朋旧,簿领成阔绝,嗟我二三友,胡然此簪盍!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所恨精诚眇,尚口徒自蹶。天王本明圣,旋已但中热。行藏未可期,明当与君别。愿言无诡随,努力从前哲!”告诉狱友,正是因为圣人之道,才让他始终保持精神愉悦,即使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依然可以谈笑自如、从容镇静。出狱之后,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站(在今贵州修文县)当驿丞。在即将离开京城,踏上万里投荒之时,湛若水、崔子钟等几位好友前来送别,彼此心中充满了惋惜、惆怅和无奈,以诗相对,作诗咏志,留下了诸如“洙泗流浸微,伊洛仅如线;后来三四公,瑕瑜未相掩。嗟予不量力,跛蹩期致远。屡兴还屡仆,惴息几不免。道逢同心人,秉节倡予敢;力争毫厘间,万里或可勉。风波忽相失,言之泪徒泫”(《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三)等诗篇,表达了别离哀怨的伤感和不能见道的焦虑。

王阳明从京城赶赴贵州,在孤苦无依的旅途中,既要克服万里穷途的苦累,还要时刻躲避刘瑾所派刺客的蹑踪追杀。正德二年初夏,时年36岁的王阳明行至钱塘江,面对锦衣卫刺客追杀,急中生智,留下了两首《绝命诗》:“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生曾许国蹔无补,死不忘亲恨不余。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敢将世道一身担,显被生刑万死甘。满腹文章宁有用,百年臣子独无蹔。涓流裨海今真见,片雪填沟旧齿淡。昔代衣冠谁上品,状元门第好奇男。”并置衣冠于岸侧,托言投江,爬上商船出海,金蝉脱壳,才躲过一劫。无奈,祸不单行,商船在海上遇到风暴,飘摇不定,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此刻的王阳明却镇静自若,处变不惊,豪情勃发,直抒“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的心意,真实记录了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泛海悟道的切身感受,表达了不执著于世间名利的淡然心态。之后,取道武夷山折返钱塘,再经广信、长沙、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而赴龙场。

在赴谪险途中,王阳明还以一个迁客的独到眼光留下了 “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唯余菊尚存。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因雨和杜韵》)等55首富有情韵的诗,描写赴谪途中的风物人情。一路上,王阳明既有“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夜宿宣风馆》)式的审美愉悦,还拜谒了濂溪祠,表达了向往“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自传神”(《萍乡道中谒濂溪祠》)的心灵境界;更多的是遇到“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邈然思古人,无闷聊自有。无闷虽足珍,警惕忘尔守。君观真宰意,匪薄亦良厚”(《杂诗》其一)的艰险苦难。经过长达一年多的长途跋涉,已是37岁的王阳明于正德三年春,终于抵达贵州龙场驿站任职。

龙场在贵州西北的万山丛棘之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外加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初到龙场,没有居所,王阳明就搭个简易茅草棚居住,并为之赋诗“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后来,在龙场东北的“龙岗山”上发现一个山洞, 略加收拾,“营饮就岩窦,放榻依石垒。穹窒旋薰塞,夷坎仍洒扫”,就搬到山洞居住, 把安身居住的山洞改名为“阳明小洞天”,以恬淡平静的心态过起“穴居生活”,也为之赋诗《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期间, 王阳明日夜端居澄默,玩索历代儒家之道,参悟古今之理、世道人心,感觉功名利禄之念可消,苦厄疾难无可奈何,唯有生死一念始终摆脱不了。静坐久之,胸中洒洒,一天深夜,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然大悟“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全在自己的心性之中,无须向外求理,天理就在心中”,解决了长期困于“朱子所主张的穷尽事物之理才能入圣”的疑惑,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悟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为建构王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这就是中华思想史和文化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经过大彻大悟的王阳明,发现天下万物和人生在世是如此这般的美妙,心态一下明亮起来。可是,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因水土不服,与其同来的随从相继病倒,王阳明不但要亲自劈柴、打水、做饭,照顾他们,还要开荒种田,解决粮食自给:“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居住在龙岗山“阳明小洞天”的王阳明,面对苗獠无知,因俗化导,与当地土人相处融洽,远近的年轻人纷纷赶来向他问学。当地土人同情他穴居潮湿,帮其伐木筑房,不月而成。王阳明名其居“何陋轩”,名其亭“君子亭”,名其堂“龙冈书院”,还赋诗《龙冈新构》,以庆新居:“谪居聊假息,荒秽也须治。凿山献薙林条,小构自成趣。开窗入远峰,架扉出深树。墟寨俯逶迤,竹木互蒙翳。畦蔬稍溉锄,花药颇杂莳。宴适岂专予,来者得同憩。轮奂非致美,毋令易倾敝”、“营茅乘田隙,洽旬始苟完。初心待风雨,落成还美观。锄荒既开径,拓樊亦理园。低檐避松偃,疏土行竹根。勿剪墙下棘,束列因可藩。莫撷林间萝,蒙笼覆云轩。素缺农圃学,因兹得深论。毋为轻稼穑,吾道固斯存。”表达了他逆境奋争的人生观,从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已渐摆脱被贬之初的忧郁苦闷,在悟道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改变、升华。之后,王阳明开始在讲学,并应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邀,来到贵州书院讲学近一年,传播“知行合一”学说。《明史》认为,他的这一讲学达到了“贵州士始知学”的境界。

正德四年底,38岁的王阳明终于守得云开见明月,接到吏部的文书,调任江西庐陵县任知县,结束贬谪生涯。在西辞龙场东归的途中,恰逢除夕之夜,王阳明感慨万千,写下了“扁舟除夕尚穷途。荆楚还怜俗未殊。处处送神悬楮马,家家迎岁换桃符。江醪信薄聊相慰,世路多歧谩自吁。白发频年伤远别,彩衣何日是庭趋?远客天涯又岁除,孤航随处亦吾庐。也知世上风波满,还恋山中木石居。事业无心从齿发,亲交多难绝音书,江湖未就新春计,夜半樵歌忽起予”(《舟中除夕二首》),展示他淡定从容的心态,不再为一时的得失荣辱而心潮跌宕。

此后,王阳明沿沅水乘船东下,经溆浦、辰溪,直达沅陵。在沅陵龙兴寺写下了《辰州虎溪龙兴寺闻杨名父将到留韵壁间》:“杖藜一过虎溪头,何处僧房是惠休?云起峰头沉阁影,林疏地底见江流。烟花日暖犹含雨,鸥鹭春闲欲满洲。好景同来不同赏,诗篇还为故人留”。离开沅陵之后,王阳明来到武陵(今常德),住潮音阁,写了《武陵潮音阁怀元明》、《阁中坐雨》、《霁夜》、《僧斋》等诗章。之后,王阳明乘船经洞庭湖,再溯湘江南下,从渌口沿渌水东行,“渌水西头泗洲寺,经过转眼又三年”(《 泗洲寺》)。随后,经醴陵进入江西萍乡。正德五年三月,39岁的王阳明抵达江西庐陵就职。

两年后,41岁的王阳明升任太仆寺少卿,顺道回家探亲,留下了归越诗5首,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挚爱之情,感叹 “逝者谅如斯,哀此岁月残”(《 四明观白水二首》),警示自己要珍惜时光,直面现实,修身养性,审时度势。同时也流露出“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卜居断拟如周叔,高卧无劳比谢安”(《 四明观白水二首》)的归隐故乡养性之意。随后赴任至滁州。期间,与他的弟子一起畅游在山水之间,问学论道,并以道学心态写就了精深渊穆的哲理诗和秀雅有致的山水诗。以“鸣鸟游丝俱自得,闲云流水亦何心?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山中示诸生五首》),表明心中的天理不待外求,得之自然,暗示自己的心学主张。用“何事憧憧南北行?望云依阙两关情。风尘暂息滁阳驾,鸥鹭还寻鉴水盟。悟后《六经》无一字,静余孤月湛虚明。从知归路多相忆,伐木山山春鸟鸣”(《山中示诸生五首》)点化朋友,批评友人心神不定,既想当官又想隐居,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

正德九年四月,时年43岁的王阳明升南京鸿胪寺卿,滁阳众多好友相送至乌衣,久久不愿离别,留居江浦,等候阳明渡江。王阳明以诗“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滁州。相思若潮水,来往何时休?空相思,亦何益?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掘地见泉水,随处无弗得。何必驱驰为?千里远相即。君不见尧羹与舜墙?又不见孔与对面不相识?逆旅主人多殷勤,出门转盼成路人。”(《滁阳别诸友》)催促好友回去。

正德十一年,时闽粤赣湘四省边界的绵延山区,众多寇贼匪患猖狂,攻城略地,且互为犄角,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王阳明被兵部尚书推荐升任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第二年正月,46岁的王阳明赶到赣州上任,踏上了“立事功”的生涯,去实现儒者“内圣外王,本末兼该” 的人生理想。

初到赣州不久,因闽粤交界的漳州南部山区剿寇战事紧张,王阳明便亲自赶赴福建督战,经过两个多月的征剿,肃清山民暴乱,班师回赣。在征途中,赋诗:“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数峰斜日旌旗远,一道春风鼓角扬。莫倚贰师能出塞,极知充国善平羌。疮痍到处曾无补,翻忆钟山旧草堂”(《丁丑二月征漳寇进兵长汀道中有感》),表达了王阳明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渴望止兵息戈、救济苍生的仁民爱物之情;在回军路上,诗曰:“山城经月驻旌戈,亦复幽寻到薜萝。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溪云晓度千峰雨,江涨新生两岸波。暮倚七星瞻北极,绝怜苍翠晚来多”。王阳明那份悠闲自得的心情,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五月,回到赣州,写下“积雨雩都道,山途喜乍晴。溪流迟渡马,冈树隐前旌。野屋多移灶,穷苗尚阻兵,迎趋勤父老,无补愧巡行”(《还赣》)一诗,借喻雨过天晴,表达此次漳南战役凯旋而归,不负巡抚之责的喜悦之情。

漳南战役结束之后,王阳明由转战横水桶冈,征剿浰头三寨,终于肃清盘踞在闽粤赣湘四省边界的数十年的匪患,抒朝廷之南忧。然而,王阳明依然感觉危机四伏,担心一旦匪患再起,又生战端,遭殃还是百姓,心中不安久久挥之不去。桶冈战事结束后,王阳明在桶冈茶寮山巨石上留下的两首草书诗文“处处山田尽人畲,可怜黎庶半无家。兴师正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胜势真如瓴水建,先声不碍岭云遮。穷巢容有遭驱胁,尚恐兵锋或滥加。”、“戡乱兴师既有名,挥戈真已见风行。岂云薄劣能驱策,实仗皇威自震惊。烂额尚惭为上客,徙薪尤觉费经营。主恩未报身多病,旋凯须还陇上耕。”(《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担忧“处处山田到了耕作的时候,而多半的黎民百姓却无家可归”的情景再现。所以,每当战事结束,他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百姓的安居乐业,尽力于战后民众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重建。平定浰头暴乱后,他在《回军九连山道中短述》“百里妖氛一战清,万峰雷雨洗回兵。未能千羽苗顽格,深愧壶浆父老迎。莫倚谋攻为上策,还须内治是先声。功微不愿封侯赏,但乞蠲输绝横征”,期望朝廷不要单纯依靠军事弹压,而要通过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兴办学社,倡导良知,教化民众,还要薄征税赋,方可绝民变。

王阳明巡抚南赣汀漳两年多,征战漳南、平定横水桶冈、智取三浰,屡建奇功,先后奏请朝廷添设了福建省平和县、江西省崇义县、广东省和平县,惠政施而万民苏,将“政教不及,民众罔知法度”的穷乡僻壤,变成“百年之盗可散,数邑之民可安”的美好家园,解苍生之倒悬。

正德十四六月,48岁的王阳明奉命到福建勘处叛军。行至江西丰城,惊闻宁王朱宸濠谋反,马上折返吉安召集兵马,征缴叛军,仅用47天就攻破南昌,激战鄱阳,生擒宁王,平定叛乱。然而,令王阳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荒唐的正德皇帝竟然自封“威武大将军”,亲率兵马“奉天征讨”,并令王阳明放回宁王,好让自己剿杀。王阳明深知军国大事,不可儿戏,只好忤逆旨意,准备赶紧押送宁王北上进京,以阻止皇帝御驾亲征。

在“战功成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边烽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万里秋风嘶甲马,千山斜日度旌旗。小臣何尔驱驰急?欲请回銮罢六师。”、“ 千里风尘一剑当,万山秋色送归航。堂垂双白虚频疏,门已三过有底忙。羽檄西来秋黯黯,关河北望夜苍苍。自嗟力尽螳螂臂,此日回天在庙堂”(《书草萍驿二首》)诗中,王阳明委婉规劝皇帝要关注西北边陲安危、沿途百姓生计,不要亲征,表达了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之情。可惜,正德皇帝依然我行我素,最后将宁王押回江西,满足皇帝的“征讨之瘾”。此时此刻的王阳明无可奈何,就地称病退居杭州西湖,只好以“一丝无补圣明朝,两鬓徒看长二毛。自识淮阴非国士,由来康节是人豪。时方多难容安枕?事已无能欲善刀。越水东头寻旧隐,白云茅屋数峰高”(《归兴》)、“百战深秋始罢兵,六师冬尽尚南征。诚微未足回天意,性僻还多拂世情。烟水沧江从鹤好,风云溟海任龙争。他年若访陶元亮,五柳新居在赤城”(《即事漫述四首》其二)等诗句来抒发对时局的愤懑、己遇的无奈、退隐的向往等内心烦忧,也表明了安之若素、听天由命、希求归乡的旷达人生态度。平乱宸濠,王阳明让功给皇帝,最后依然遭受不公待遇,一首《又重游开先寺题壁》:“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龙潭夜坐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充满了宦海浮沉、人生坎坷的无限感慨,表达了王阳明如此那般孤独、郁愁、沉重的心情。

正德十六年初,50岁的王阳明开始在江西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并称“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完成了“心学”体系的建构。

嘉靖元年二月,王阳明父亲王华去世。他便以此在家守孝三年,远离官场。期间,王阳明致力于传道讲学,传播心学,留下了《示诸生三首》、《答人问良知二首》、《答人问道》、《别诸生》等不少有关“良知”的诗文,以韵语的形式解说心学哲理,让人们更容易记住,便于咀嚼回味。如“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咏良知四首示诸生》),教诲学子门人,孔子之道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致其良知,便得心之本体,如果抛弃自家良知,而向外求理以企见道,无异于“家藏无尽却沿街乞讨”的颠倒错乱之举,阐述只有良知才是人们的至乐之乡,才能使人们从世俗的悲欢之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超越的圣人。

嘉靖三年,受郡守南大吉之邀,时年53岁的王阳明到稽山书院讲学。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慕名而来,聆听教诲,接受心学熏陶。随着学子门生越来越多,王阳明的学说也随之传播广远。看到桃李满天下,王阳明心中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在这一年的中秋,王阳明设宴于天泉桥碧霞池上,和众多学子门生一起,载歌载舞,共度佳节,酒酣之际,兴奋异常,乘兴赋诗两首“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月夜二首)),深感 “聚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快乐。

嘉靖六年五月,56岁的王阳明被任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并总督两广及江西、湖广军务,前往广西征讨思恩、田州之乱。一纸任命,打断了他安闲惬意的讲学生活。九月初八,王阳明带着对未满周岁儿子的无限不舍和牵挂,再次披上戎装,踏上前往广西的征途。在征途中,王阳明还时时不忘传经授道,留下了《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德洪汝中方卜筑书院盛称天真之奇并寄及之》等诗篇。到广西后,王阳明很快就妥善解决思恩、田州事件。然而,就在这时,广西的断藤峡、八寨又发生民众暴乱事件。57岁的王阳明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破断藤峡、平八寨,还以此赋诗记录:“绕看干羽格苗夷,忽见风雷起战旗。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时。迁宾玉石分须早,聊庆云霓怨莫迟。嗟尔有司惩既往,好将恩信抚遗黎。”(《破断藤峡》)、“见说韩公破此蛮,豼貅十万骑连山;而今止用三千卒,遂尔收功一月间。岂是人谋能妙算?偶逢天助及师还。穷搜极讨非长计,须有恩威化梗顽。”(《平八寨》)

身体虚弱多病的王阳明,经过这次战争的劳心劳累,加上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嘉靖七年十月,时已57岁的王阳明病情开始恶化,便上疏请告。未等到朝廷的批复,预感生命不多的王阳明就匆匆抱病启程,离开南宁,踏上归乡回家之路。经过广州增城时,王阳明顺道拜访挚友湛若水。可惜,湛若水不在家,随即告辞,并留下了生平最后的两首诗:“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十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行看罗浮去,此心聊复足。”(<题甘泉居>>)“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荒祠幸新复,適来奉初蒸。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苍苍兼葭色,宛隔环瀛深。入门散图史,想见抱膝吟。贤郎敬父执,童仆意相亲。病躯不遑宿,留诗慰殷勤。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道通著形迹,期无负初心!”(《书泉翁壁》)诗中,王阳明感慨人生得一知音之难,表达了对挚友的深深敬意。就在生命的尽头,他依然不忘用生命践行的“良知”,不悔当初追求“成圣之道”的初心。

十一月二十五日,王阳明越梅岭,至江西南安府(今江西省大余县)。二十八日,乘船顺章江而下,行至南安府青龙铺(今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江面时,便停泊歇息。次日早上,王阳明病情危重,召见门生南安推官周积。周积便入内服侍,过了一会儿,王阳明睁开眼睛对周积说:“吾去矣!”周积泣问有“何遗言?”王阳明脸上露出笑容,回光返照,瞬间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之后逝去。此时为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辰时,享年57岁。

从王阳明的诗中,我们既可以感知他的理想抱负,追寻他的心路历程,体悟他的经道心学;还可以看到他对社会底层民众的同情与忧心,对社稷国家的负责与忠心,对门生友人的情谊与关爱;更可以感受他光明俊伟的人格,坦荡磊落的胸怀,追求真理的情操和心系天下的情怀。